觀點◤指數受經濟和社會氣候不穩的烏雲影響,包括恒指由今年4、5月高位3萬點下滑至現時26000點左右,社會騷亂局勢亦▼尚未明朗,對於樓宇買賣,既有人抱持著撿便宜的▂心態入市,趁樓價有折讓速買“磚頭”冀長遠保值,也有不少人持觀望態度甚至冷眼以待,認為樓價還未見底,或將持續調整至明年↓。
不過,依差餉估價署新鮮出爐的物業報告來看,今年私人住宅二手市場的售價指數雖連跌3個月,但分開看,均高於去年12月,以8月389.8為例,相較去年12月的359.4,升幅仍達8.46%,除非大環境局勢變動進一▓步加劇,否則上半年累積的平均呎數價格升幅並不◥容易一夕蒸發。市場價量齊跌的蕭瑟應還未完全到①來。
就港島區而言,觀點指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——買家的態度非常兩極化:不同面積呎數的各類型單位的銷○售情況,都呈個別發展的態勢——換言之,除了“撈底”的想法,對所處區域↓的偏好也在人們決定入市時機時占據了相當大的權重。
相比7月平均售價,8月港島區的數字,在A類型單位(430平方呎以下)中,有別於九龍和新界的均處於下跌〖狀態,而是每平方呎價還略升了3311港元;而B類型單位(430至752平方呎)則平均每呎大跌20201港元,分別是九龍跌幅11721港元和新界跌幅6931港元的二倍∮跟三倍。
至於C類型單位(753至1075平方呎),則略減1988港元,較新界的減幅⌒ 6152港元及新界√跌幅12195港元還低。至於較大型的單位,D類型(1076至1720平方呎)每平方呎大跌了23202港元,但E類型(1721平方呎以上)的單位卻相反錄得☆每平方呎價24819港元的升幅。當然也要留意,E類型單位在港島區的月交易量很少超過20宗,而8月份在九龍並未錄得任何交易,新界則╳平均每平方呎下跌4280港元。
由此可見,在港島區的小型A類型和超〗大型E類型單位,每平方呎價在逆市(新界和九龍在任何呎數的8月對比7月平均售價①均為下跌)中能錄得升幅,或反映了買家地段性的偏♀好。
【轉載聲明】 轉載房掌櫃網站原創文字內容和圖片的,我們倡導大家共同尊重知識成果,請註明“房掌櫃”出處和作◣者
【免責聲明】 為□ 傳遞行業新聞信息之目的,部分內容可能涉及轉載或●摘錄於網絡,如涉及版權事宜,請立即聯系我方網站平臺作協商處理,郵箱103602425@qq.com,經我方核實後將會第一時間作刪除處理。如果有關方未經與我方協商程序,提出惡¤意訴訟,我方概不承擔因此產生的一切法律責任。